2025桃園鐵玫瑰藝術節8/15啟售!- 帶你看見「半透明城市」的故事

桃園是一座集結多元族群的城市,多樣的文化交融形成桃園特有的人文風貌,也透過藝術節敘說城市角落的故事。今年策展人李惠美(前國家兩廳院藝術總監)及協同策展人(資深劇評人)吳思鋒的共同策劃下,以「半透明城市」(Seen & Unseen)為主題,著眼於當代城市邊界模糊,身處城市有諸多看見與看不見界線,借重藝術家敏銳觀察力與豐富想像力,引領大眾走進表演場館之外,也營造城市各角落都是展演空間,讓大眾體認藝文與生活息息相關。活動期間為10月25日至11月23日。首場由日本結城座帶來的《變身》、澳門足跡《影的告別》、FOCASA馬戲團《解憂快餐車》等團隊帶來共9檔節目1檔工作坊,同時規劃多場免費周邊活動,包含戲劇、舞蹈及馬戲等演出類型,從闔家觀賞到當代劇場,為桃園市民帶來滿滿的表演藝術能量。

2025桃園鐵玫瑰藝術節8月16日早鳥啟售,至9月12日享早鳥預購75折,9月13日起更推出包含4人同行、城市套票8折、桃展會員85折、以及青年席位(文化幣)專屬優惠300元、5折等多種購票優惠,另外,為回饋民眾長期對藝術節支持,今年特別推出「1日快閃3折」(8/15中午至8/16中午)超優惠活動,限量售完為止

三大特色:打破國際、藝術邊界 淬鍊孵育在地作品
2025年鐵玫瑰藝術節從一座城市劇院的藝術節,更強調為一場面向城市的藝術節,廣邀桃園地方團隊與日本、澳門、菲律賓及韓國團隊展演,並串連桃園藝文特區、中壢藝術館與米倉劇場作為展演場域,彰顯桃園城市樣貌並擴大策展視角,與桃園這座城市產生更多共鳴。

10月25日登場的鐵玫瑰藝術節集結三個系列演出內容,一是「亞際之窗」聚焦與亞洲國際城市的連結,邀請澳門、日本、菲律賓藝術團隊來臺,除呈現各自作品外,也將與在地藝術團隊開啟跨地域、跨語言深度對話。二是「邊界之越」,回歸跨領域藝術創作邊界,當舞蹈、戲劇、音樂疆界模糊,呈現跨界展演。三為「伏流之身」,透過在地耕耘連結,從去年醞釀到明年成形,今年藉由工作坊讓藝術家呈現創作理念,期待攜手淬鍊出屬於桃園這塊土地的獨一無二之作。

在桃園,望遠國際節目
今年擔綱開幕演出,由日本「結城座」帶來《變身》舞台劇,改編卡夫卡名作《變形記》,透過擁有390年歷史與傳統的江戶懸絲傀儡技藝及操偶師身體語言,引領觀眾走進卡夫卡筆下世界。日本結城座是日本極具傳統與代表性的懸絲傀儡劇團,《變身》於2022年日本首演即引起觀眾迴響與共鳴,並獲得「相比原作更能感受到格里高爾的悲傷」的評價,此次以簡約舞台裝置構成全新演出,將帶給觀眾耳目一新視覺體驗。

敦青舞蹈團本屆攜手馬尼拉芭蕾舞團Ballet Manila,製作童話公主三部曲第二部主題芭蕾舞劇《白雪公主 Snow White》。由敦青舞蹈團負責演出策畫,中壢青少年芭蕾舞蹈團約60位舞蹈班科班生團員擔任群舞舞者,期間也安排雙方主要舞者於桃園及馬尼拉雙城市進行芭蕾集訓與參訪。

澳門「足跡Step Out」將帶來融合光影、魔幻敘事的《影的告別》,該團善於以環境劇場、城市漫遊劇場側寫城市記憶,並積極走向海外演出。

跨界展演:結合物件劇場概念,提供親子闔家觀賞故事
臺灣第一個專業當代馬戲團隊FOCASA馬戲團,此次帶來《解憂快餐車》之作,巧妙融合懷舊情懷與馬戲特技,帶領觀者重拾單純而美好的快樂時光,將馬戲與雜技帶入劇場,讓馬戲走進大眾生活。

來自未來的小學生艾拉,帶著筆記本來到桃園,準備畫下舞動的風景。由編舞家陳柏潔及設計師陳鈺分雙人創作組合「藝術報國」「君舞蹈劇場」共創《艾拉寫生日:移動的雕塑》,是一場充滿想像與互動的戶外演出,邀請大小朋友一起加入觀察與描繪行列。

犀牛劇團《COMA》為桃園在地青年表演藝術工作者集結而成,長期致力推廣桃園青少年戲劇交流平台「想演就演戲劇節」,此次新作爬梳成員們對劇團、劇場、桃園在地回憶的心路歷程,值得悉心品評。

活動最終場,《月海書》,由周伶芝、黃大旺、囝仔人三方共同組成創作團隊,攜手觸發文字、聲響與物件的敏銳感知,展開一場關於遺落與召喚、靜止與移動之間的敘事漂流,觀眾透過卷軸式的物件劇場裡,將與那些尋找聲音和身體的故事相遇。

在地耕耘: 積累創作能量 探索表演人權
藝術節也聚焦文化平權主題,為實踐藝術平權,以移工成為展演一份子,由吳庭寬&藍雨楨帶來《城市.聲音/身體/記憶》工作坊針對移工生活議題與觀眾進行對話。

另外,由「身體氣象館」《Oh!Baby 2025》演出及策劃一系列「表演人權」展演活動,於桃園總圖1樓辦理「藝術共融」特展,邀請身障者參與並探索表演人權。特展中邀請法國行為藝術家 卡密.葛納德里Kamil Guenatri攝影作品展出,並規劃影片放映針對聽障、視障、腦麻等族群呈現舞蹈、視覺等創作工作過程。

林育德X陳冠霖X知日影像工作室《在眾聲喧嘩裡的消散》以桃園展演中心周遭為觀察起點,創作者透過物件操作、即時影像與聲響素材的編排,剪貼來自街區與人群的細節,構築出一段介於紀錄與虛構之間的敘事風景。

2025桃園鐵玫瑰藝術節資訊
時間:2025年10月25日至11月23日
活動地點:桃園展演中心、中壢藝術館、桃園米倉劇場、桃園市立圖書館總圖等
售票資訊:購票請洽OPENTIX兩廳院文化生活 www.opentix.life

售票活動:
藝術節彩蛋:8月15日中午至8月16日中午「1日快閃3折」限量優惠

自8月16日中午起早鳥啟售75折,9月13日後更推出4人同行、城市套票8折、青少好漾3折、青年席位300元或5折多項優惠。

桃園鐵玫瑰藝術節 10/25-11/23演出節目

10/25-26(日本)結城座《變身》結城座由第一代雪孫三郎於江戶時代1635年創立(至今390年歷史),已成為日本唯一的傳統「江戶提線木偶」劇團,並被指定為「國家無形民俗文化財產」。其作品改編自捷克卡夫卡同名小說《變形記》,突破淨瑠璃傀儡戲演出形式,融合誇張的現代造型和傳統技藝,省思個人對內外在異變的困惑。

11/1(六)-11/2(日)(臺灣&菲律賓)
敦青舞蹈團×中壢青少年芭蕾舞團X Ballet Manila
《白雪公主Snow White》
由桃園在地傑團-敦青舞蹈團演出經典舞劇,2024創造《仙履奇緣》近完售佳績,今年攜手菲律賓芭蕾舞團共同帶來新的演出《白雪公主》,持續累積芭蕾舞蹈支持者。

10/31(五)-11/2(日)犀牛劇團《COMA》
由桃園在地傑團推出全新作品,「Coma」(昏迷)是一種無意識的存在,是醒來之前的未知狀態,團員們就像器官一樣在維持著劇團(身體)運作,而這個「未知的狀態」也許就像劇場,在做每個演出前都會有從沈睡到喚醒的過程,在未知的狀態下,以中壢的劇團檢視桃園的視角,同時回溯個人經歷與劇場的關係。

11/8(六)-11/9(日) (臺灣&韓國)身體氣象館《Oh! Baby 2025
《Oh!Baby》是首爾藝術家姜聲國最初創作於2010年的雙人表演。身為社會公認的殘疾人士,他始終正視著困境邊緣一道道厚厚的牆壁,以敏銳的心思穿透,攜手藝術的夥伴抵達四方的藝術現場,而今年鐵玫瑰藝術節《Oh! Baby 2025》演出即挑戰了多重的文化越界,姜聲國與台灣舞者彭珮瑄從對接失語的身體起手,一步步脫胎為這部台韓共創的全新版本。由觀眾觀看角度重新思考身障演出者之參與表演藝術周邊權益。

11/8(六)藝術報國X君舞蹈劇場《艾拉─寫生日:移動的雕塑》 *免費觀賞
這是一場跨越時空的當代戲偶暨舞蹈展演,講述來自未來的小學生艾拉(Ayla)踏上田野調查之旅,探索不同時空的文化與生活。暨2022年後,她再次踏上桃園的土地,決定要親自拜訪這群傑出的舞者們。在她的眼中,舞者的身體宛如博物館裡的雕像,但卻是會呼吸、會說話的「移動雕塑」,每一個姿態都閃耀著生命的光芒。她希望用自己的方式,捕捉這些舞動中的美麗瞬間——將身體語言轉化為筆記中的線條與色彩,留下屬於此刻的詩意與記憶。

11/15(六) FOCASA馬戲團《解憂快餐車》
團隊擅長「新馬戲」結合劇場演出,作品將時空拉回1980年代的台灣社會,在戒嚴的政治氛圍下,眷村的常民生活卻有另一番的滋味和樂趣。一個騎單車叫賣南北雜貨的小販穿梭大街小巷,他彷彿一個時空旅人,召喚出過往的歡樂時光,讓一群成長於眷村的少年,重溫他們的青春回憶和光陰故事。

11/22(六)-11/23(日) 周伶芝X黃大旺X囝仔人《月海書》
專為「親子」打造的演出節目,這次演出為卷軸式的物件劇場,是劇場也是展覽,從移動、靜止中讓偶、物件、聲音帶著親子走進卷軸般的故事,認識與珍愛我們的生態。這是一個有大大小小的帳篷、箱子和卷軸式的物件劇場,故事各自獨立卻又在某些奇幻的時刻彼此連繫。

11/21(五)-11/22(六)(澳門)足跡Step Out《影的告別》
結合肢體X裝置X光影X魔幻敘事的演出,本場演出為遊走式型態,在桃園市區小型劇場「米倉劇場」及周邊演出,以靈動的肢體與戲偶,低限的光影技術,帶著觀眾影子探索城市環境中的光。節目創作是從一抹舊區夕陽記憶開始,帶著影子去旅行,探索今日的城市環境中光、影和身體之間的關係與變化。

11/2(日)-11/23(日) 吳庭寬&藍雨楨《城市.聲音/身體/記憶》工作坊  *免費報名
來自不同國籍與族群的移人,透過互異的都市經驗與遷徙來到桃園,透過三場工作坊邀請移工朋友及對移工議題有興趣觀眾,共同來工作坊以身體的移動及勞動記憶等主題進行交流。

11/16(日) 林育德X陳冠霖X知日影像工作室《在眾聲喧嘩裡的消散》 *免費報名

以桃園展演藝術中心周遭為觀察起點,創作者透過物件操作、即時影像與聲響素材的編排,剪貼來自街區與人群的細節,構築出一段介於紀錄與虛構之間的敘事風景。

9/6(六)~9/21(日)「鐵玫瑰藝術節X藝術平權」桃園總圖特展
藝術平權與藝術共融特展,邀請長期耕耘障礙者的表演美學藝術團隊「身體氣象館」策畫一系列「表演人權」展演活動,邀請身障藝術家Kamil Guenatri攝影作品展出,並規劃影片放映針對聽障、視障、腦麻等族群呈現舞蹈、視覺等創作工作過程,除邀請大眾參與「他們的感官」,跳脫過往文化平權聚焦藝術資源觸及身障族群層面,此次影片放映特別安排口述專場,展出選定在9/06(六)-9/21(日)於桃園藝文特區中最美的圖書館1樓展示,期待帶動不同觀眾親近並看見這檔節目,也計畫邀請特殊學校孩子前來觀展。

error: